近期在部分店铺产品内出现大量的“未设置”“不相关”的关键词,并且这些关键词出现大量的“自然”曝光和点击。 通过对后台访客追踪来看,这些访客的共同特征是:
1,全部是新访客(多数应该是首次达到阿里平台);
2,国家和区域比较混乱,且小国家比较多;
3,全部不可营销,也无法追踪访客更详细内容;
4,访问时长基本都是10秒内就走;
5, 这些访客99.9%的都不会有任何询盘咨询;
6,全部来源于移动设备的M端;
7,基本都是来源于同一个叫 dpatacv2020 的页面,页面中位置模块相同,只不过位置略有差异;
在去年九月节之后,在很多店铺内就出现“推广异常”的情况,跟这次不同的是,上次九月节的流量多来源于付费渠道,其余的流量性质基本跟这类自然的一致,只不过来源页面不叫 2020, 而是一个叫 XXXX2019 的页面,那部分流量的问题是出在“拓展推广”上,只要关闭拓展匹配功能,垃圾付费流量基本可以控制90%以上。
关于这类流量,我一直称他们为“借壳流量”,我们看一下阿里官方小二邮件回复信息:
尊敬的客户:
您好!
感谢您使用阿里巴巴,也非常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!
关于您咨询的问题,详见以下回复:目前是基于产品投放,该关键词无实际意义(买家实际没有通过该关键词搜索访问产品)数据管家正在优化这个位置的关键词。
首先是“基于产品投放“,意思是这些流量是基于产品投放的,不是基于搜索的,第二点就是“关键词无实际意义”,这一点比较坑的是去年的P4P拓展匹配,人家客户买的就是词推广,结果你去基于产品投放,这一点平台做的就有些过分了。
不管怎么说,从结果来看可以证明一点:那就是这些流量99.999%都是垃圾流量(对于具体店铺来说)。
希望这类借壳“补流”的形式可以暂时减弱一些,流量多本身是好事儿,但是如果只是为了数据好看的流量多,那是一点儿意义都没有的,“补流”不需要多,只要精准即可。阿里说四月份会处理这块技术问题,进行流量剥离,不过我还是觉得最核心的不是剥离流量,而是如何确保流量的精准度,不要盲目的给予店铺一些完全不相关的流量。